第34章 占卜的黄雀

叶空慢慢放下了上岛的事情。不能说是完全不想,至少没有如之前那般迫切了。大船已经修好,正在上第四遍漆,叶空还没有去看过。

寒风阵阵的下午,他裹着薄毯歪在绣娘屋子里,一边喝茶,一边吃栗子。

茶是滚烫的,栗子也是滚烫的,叶空尖着修长的手指,极有耐心地剥着,一颗肥大的栗子,一定要剥得丁点薄皮也不剩,才整口吃下去。

绣娘极少见叶空喝茶时吃零食。三十多岁的人,剥起栗子来竟然如此兴致勃勃,不时把栗子壳扔进脚边的炭盆,激起火星点点。

“昨天我们三个又出城去骑马,要过一道小河,大关说什么都不肯,怕马肚子弄湿了要生病,我俩不等他反应过来,猛地就跑了过去,他没办法在河对岸喊了半天。”叶空一边吃一边说。

“你说一个大男人,怎么这么婆婆妈妈?”说到这里,叶空笑了起来。

他说的“我俩”,自然是指自己和雀娘。雀娘从没骑过马,刚上马背难免忐忑,又不想让叶空瞧小了,就硬挺着脸上表情轻松,其实连脚心也抓紧了。

叶空吹着口哨,笑眯眯地跟在一旁,不时伸手过去戳一戳她的马脖子,要么就是摸一下马屁股,把雀娘急得背上冷汗都出来了。

还好这马儿是千里挑一的良驹,十分听话。秋高气爽,两人徐徐行在一条山谷小道之中,道旁秋叶金黄,火红色的浆果一挂挂垂在树梢如宝石一般,远山层林尽染,天空如洗。

“过了好久,大关才跟上来,原来这小子居然绕了老远的路,硬是找了有桥的地方才过来。还怕找不见我俩,一路上又是喊又是叫的,你说我们这么大两个人,还能丢了么?”叶空说完又剥好一个栗子吃了。

“我们一路骑到竹溪边上,天都快黑了,那边虽然冷,草木都还新鲜,有个山窝里全是野山楂,果子落了一地,要不是太晚,非给你捡回来一口袋不可。

“我俩说好过一夜再走,大关非不让,说山里的草,霜气大,马吃了不好,硬是给拉回来了。然后还唠叨了一路,说我们不爱惜牲口,真是,这是他家的牲口么?”

叶空正说在兴头上,绣娘忽然插口道,“叶空。”

叶空道:“怎么?”

绣娘看了他一会儿,又道:“没事。”

叶空顿了顿,道:“我昨天让你也去,你怎么没过来?”

绣娘手中穿针引线,头也不抬地道:“我哪有工夫,这几天忙着呢。”

叶空道:“忙也不能不顾家里人啊,明天来吧,馨儿盼着呢。”

绣娘放下手中的针线,沉默了片刻,抬头道:“叶空,以后我不经常在,你好好照顾自己,好好照顾馨儿。”

叶空一愣,笑道:“你不就忙这两天吗?忙完了就过去吧。”说罢,顿了顿,又道:“难不成你也要嫁人了?”

绣娘又羞又急,忙道:“你……”哪知刚一开口,叶空就把剥好的栗子塞在她嘴里,温言道:“嫁了人也要回来,有我在,谁敢管你?”

绣娘想要反驳,嘴里却咬着栗子,只能在心中长叹一声。

叶空见她两颊发红,双目含羞的样子,打从心中乐了出来,忽听大关在门外唤道:“老爷,我们到啦。”

叶空忽地站起身来,伸手捏了捏绣娘的肩膀,道:“那我明天在家等你。”说罢飘然出门,绣娘看他衣角一闪,呆了半晌,才幽幽一声叹息。

叶空听了大关的呼声,三步并做两步赶下楼去,临出门,脚居然在门槛上轻轻绊了一下。好在他身负武功,不易摔倒。

大关已经问出口来:“老爷,您刚才是绊了一下么?”

叶空心中“啧”一声,伸手抚了抚鬓边,道:“没有。”

大关还不死心,道:“老爷小心啊,别绊倒了。”

叶空道:“怎么可能。”

迎面,雀娘已经走了过来,嘴角满是笑意。

叶空怕刚才的狼狈样子已给她看在眼里,颇有些不好意思。正要说些玩笑敷衍过去,大关已经抢着道:“雀姑娘,你看我们老爷都差点绊倒了。”

叶空狠狠瞪了大关一眼,几乎不敢转头看雀娘的脸色。只听雀娘笑道:“是么?”又道:“也不知道在着什么急?”

叶空低头看雀娘正含笑看着自己,眉间眼角都是爱意,心中也是一荡,脱口道:“还不是着急来见你。”

这下子,雀娘反而不好意思了,低下头去,叶空哈哈大笑起来。

三人的坐骑都让大关拴在路边大嚼麦粒,只一会儿工夫,马匹周围便落满了鸟雀啄食掉落的粮食。大关见状忙上前驱赶,惊得鸟雀纷飞。

雀娘一把拉住他,道:“你别惊吓了鸟儿啦。”

大关没顾上听她的,仍旧伸了双臂去赶鸟,无奈这边的鸟儿飞散了,那边的又落下来。大关一边挥舞双手,一边道:“净来偷吃,赶都赶不走。”

雀娘道:“他们能吃你多少?冬天要来了,你就随他们吧。”

大关道:“那是姑娘心肠好,这都是上好的饲料,给我我都舍不得吃。”

雀娘笑道:“你是人,怎么吃起马饲料来了?”

大关自己也觉得好笑,呆站着挠头。雀娘道:“以后你就看在我的份上,别赶它们啦。”说完,伸出小手在饲料袋里取了一把,撒在地上,鸟雀见状都纷纷落在她身旁,还有两只直接落在她手掌里。

叶空走过来,笑道:“在大关心中,这马儿比人可金贵多了。罢罢,他心痛牲口,我们今天就不骑了。雀娘,我们今天走回去吧。”跟着抬头说:“大关,你今天自己把马牵回去吧。我和雀娘在城里走走。”

大关应了,呆呆看着两人的背影。一个高挑挺拔,一个纤细婀娜,两人都是衣着淡雅,风度翩翩,确是一对璧人。

大关却忽然想起了海木青,想起了她油光水滑的大辫子,青布包裹的腰身,赤裸的双足,和两头巨獒。“海姑娘和雀姑娘都是一般的美貌,性格怎么如此不同?”

他一边想着,一边下意识地摸着身边马儿的鬃毛,马儿跟他亲近,也凑过大鼻子来闻他手掌,不时在他身上挨挨擦擦。

大关呆呆想着:“海姑娘走了这么久,也不知道她身上的伤好了没有?现在在哪里养伤?还回不回来?如果她回来看见老爷同雀姑娘相好,一定又会生气,到时候,我可要好好劝劝她,不可再让她受伤了。”

叶空和雀娘走在冷州大街上,四周人来人往,市民摊贩们有不少识得叶空的,或者受过他恩惠的,不时跟他问好行礼。雀娘撇过头来,笑道:“没想到你的人缘倒是不错,我还以为你只讨姑娘喜欢。”

叶空正色道:“谁说我讨姑娘喜欢,有个姑娘就不太喜欢我。”

雀娘道:“谁又不喜欢你了?”

她听不见叶空回答,转头一看,发现叶空正笑笑地看着自己,于是嗔道:“谁喜欢你了?”

叶空道:“就是啊,我就怕她不喜欢我。”

两人说笑了一阵,忽听街角鸟雀齐鸣,雀娘先快步走到鸟鸣处,发现是一个摊上挂满鸟笼,天气虽然变冷,正午时分倒也暖阳高照,笼子里面各种样的鹦鹉八哥黄鹂画眉,正在阳光下齐声歌唱,好不热闹。

雀娘看看这只,又逗逗那只,眼都花了,只觉得各有各的可爱。

摆摊的是个中年的外地人,不识得叶空,但一看两人衣饰华丽就知道来了贵人,连忙招呼道:“姑娘来得正好,这么多鸟儿,都是养驯的了。姑娘想要它干什么就干什么,伶俐得很。”

雀娘看了一圈摆在地上的鸟笼,又踮起脚来看挂着的,小鸟儿们见来了人在笼中不住跳跃,雀娘越看越爱,脸上都是笑意。叶空也微笑看着一只红嘴八哥,轻轻吹着口哨逗着它。红嘴八哥振振翅膀,可就是不说话。

小贩连忙道:“这八哥我养了大半年了,会说好多吉利话,今天不知是怎么了,大概是吃得太饱。”说完自己先高声道:“恭喜发财!大吉大利!”那八哥,看着主人,头偏来偏去,还是不肯说。

小贩情急之下,回身从摊下摸出一个鸟笼,把罩布一扯开,雀娘先是一声惊呼。原来笼里养着一只黄雀,小巧灵动,羽毛蓬松,如同一团黄色的绒球一般,可爱之极。

小贩见雀娘喜欢,心中先有几分得意,笑道:“这可是我压箱底的宝贝。见一般人我都不拿出来。”

说完他打开笼门,小黄雀跳了出来,竟然不飞走,只在笼门边上下蹦跳。雀娘惊喜不已,蹲下来看着小黄雀。

叶空看他们,一人一雀,都是全身淡黄,两眼乌黑灵动,不由得露出微笑道:“你跟这小黄雀好像,不会是姐妹俩吧。”

雀娘顾不上回答,用手指沾了些小贩给的小米去喂那黄雀,黄雀蹦在她掌心啄食,一边在她指头上擦擦蹭蹭,亲热之极。雀娘一面喂,一面用食指轻轻摸着黄雀的背脊,满脸都是笑容。

小贩趁机取出一张大纸,一盒竹签,道:“这小黄雀不但模样好看,声音好听,还会抽签算命,算出人的名字来呢。”说罢把大纸铺在摊上,原来上面密密麻麻都是人的姓氏。

叶空笑道:“我正好不知道你的名字,你既然不肯说,那就让小黄雀算一算吧。”

小贩道:“对,对,对,姑娘取下一件身上的小物件来,黄雀自然会把它衔到姑娘的姓氏上。”

雀娘虽然不信,但是心中好奇,也想看看黄雀如何算命,就笑着取下耳边的珍珠耳环来放在黄雀脚旁。

哪知道,那黄雀果真把耳环叼在嘴里。它身体虽小,那珍珠耳环也是极轻,黄雀叼在嘴里毫不费力,立刻带着耳环扑腾到了纸上。

先是跳过“赵”,“钱”,“孙”,“李”,又是跳过“周”,“吴”,“郑”,“王”,落到了“冯”和“陈”之间。

叶空笑道:“看来你不是姓冯,就是姓陈了。”雀娘微笑摇头,心中却砰砰直跳,难道黄雀真的能算出自己的姓氏来?

只见黄雀在“冯”,“陈”之间犹豫了一会儿,忽然飞扑到大纸的一角,落在“乔”字附近,却把耳环放在了旁边的“池”字上。叶空忙问:“对了吗?你姓池?”雀娘微笑不答,眼中又惊又喜。叶空见状拍手大笑,连连称妙。

小贩也是得意之极,道:“我这鸟儿可灵验了,肯定是猜对了。”

叶空伸指捏起珍珠耳环,帮雀娘带上,只见她低头含羞,光彩竟胜过世间一切珍珠宝石,忍不住道:“你的姓氏我也知道了,难道你还不肯告诉我你的名字么?”

雀娘咬咬嘴唇,忽然踮脚在叶空耳边轻轻道:“我学琴之前,大家都叫我亦秋,是我娘给取得名字。”叶空听后心神俱醉,伸手揽住她肩膀。

小贩趁热打铁,连忙道:“姑娘既然这么喜欢,就带回家去吧,这鸟儿越养越有灵性的,跟人亲近得很呢。”

叶空也微笑道:“喜欢么?”

雀娘看着小黄雀,心中喜爱之极,却道:“算了,养在笼里的鸟儿终究不好,不能飞来飞去,不是太可怜了么?我曾经答应我娘,绝不养笼中之鸟,这只小黄雀虽然好,还是,还是算了吧。”

她说完,又万般不舍地用手指碰了碰黄雀的小脑袋,生怕自己忍不住,竟然转身走开了,走两步又回头,满脸都是不舍。

叶空看着不禁微笑,伸手把一小锭金子放在摊上,道:“打扰。”便随雀娘去了。

小贩见雀娘离去,原本满腔失望,现在手里拿着金子,竟然欢喜得傻了,呆呆看着两人的背影,暗道:“出手这么大方,果然是贵人。这姑娘跟了这位公子,一生也是不枉了。”

忽听摊上有鸟雀鸣叫,小贩低头一看,原来小黄雀从签盒中拖出一根签来。小贩拿到手中,竟然是一支下下签:“浓云蔽日,聚少离多。苦尽非甘来,柳暗无花明。”

小贩“呸”了一声,把竹签插回签盒,又把黄雀关进笼中,暗自庆幸道:“还好没让那公子看见,若是看见了,还能有赏钱么?”